12月17日,和往常一樣,家住涇源縣文華苑小區的馬粉香按時到香水鎮涇河社區手工插花幫扶點上班,和十多名婦女一起趕制一批板栗果訂單。
“這批訂單要得比較急,我們加班加點做,做完后的產品由企業統一回收,一個月最高能收入2000元。”馬粉香說,手工插花幫扶點離家近,掙錢顧家都能兼顧,她已經干了4個多月。“能找到時間這么靈活的工作,多虧了幫扶工作隊和社區。”馬粉香說出了居民的心聲,臉上露出樸實的笑容。
涇河社區是涇源縣最大的移民集中搬遷安置區,接收了全縣74個村的837戶移民。如何解決進城移民就業問題,幫助移民拓寬就業渠道、加大增收機會始終是社區的頭等大事。2021年7月開始,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定點幫扶涇河社區,手工插花幫扶點正是在新一輪幫扶工作隊成員宋文亮、馬旭東、王龍的推動下建立的平臺。
“手工插花幫扶點之前是社區辦公的地方,只有400平方米,活動面積小,服務功能也不全面,社區開展工作比較被動。”涇河社區黨支部書記馬孝介紹,鑒于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駐涇河社區幫扶工作隊便開始謀劃新建辦公樓的項目。
調研考察、申報項目、協調資金、選定新址……從2021年8月起,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駐涇河社區幫扶工作隊先后為社區爭取了577萬元資金,用于辦公新樓的建設裝修和辦公設備的購置安裝。在宋文亮、馬旭東、王龍的指導幫助下,辦公新樓建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今年5月投入使用。
為了不讓舊的辦公區域閑置,工作隊與寧夏隆德人造花工藝有限公司對接,今年5月中旬成立就業幫扶中心,設立手工插花幫扶點,通過社區“兩委”多方宣傳,舉辦插花技術培訓班,吸引眾多居民和周邊村民前來咨詢。“居民可以集中在幫扶點干活,也能將原材料拿回家制作,定期交成品,目前手工插花點穩定就業近20人,帶動近200人就業。”馬孝說。
辦公樓舊址發揮了新的作用,新的辦公環境又為社區后續發展添足信心。
走進涇河社區辦公新樓,環境干凈亮堂,布置舒適大方,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閱覽室、科普館、非遺文化展覽室……從一樓到三樓,社區服務齊全。居民來這里可以咨詢各項事務,參與豐富的社區活動,還能看書娛樂,寫字作畫,陶冶情操。辦公新樓總面積1510平方米,在擴大社區陣地的同時,也讓居民有了新去處。
在工作隊指引下,社區發展的“風向標”逐漸明晰。馬孝告訴記者,從物質基礎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隊都給予了社區切切實實的幫助,最重要的是改變了基層工作者一以貫之的工作思維,讓大家明白原來社區這方天地大有可為,這讓他深受觸動。
“結合社區發展實際,產業、就業、社會融入一直是我們幫扶工作的‘三件大事’。”宋文亮說。圍繞幫助社區居民就業增收的目標,工作隊指導社區發展集體經濟,形成“跨村聯農”的工作思路,建設“跨村聯農”特色產業示范項目,讓社區通過發展產業實現目標。
在香水鎮卡子村,工作隊指導社區將閑置牛棚屋頂利用起來,引進涇河社區牛棚屋光伏發電項目,項目全部投產達效后每年能為社區穩定帶來25萬元的集體收益,社區用這部分資金可以開展各類活動。在香水鎮上橋村,工作隊養殖120箱中蜂,同時幫扶支持社區“兩委”租賃卡子村產業示范園的10棟標準大棚,種植6萬棒菌菇,發展中蜂和菌菇產業。此外,工作隊還指導幫扶社區集體經濟完成了“涇河甄選”自營平臺建設和全國“扶貧832平臺”的入駐,進一步拓展菌菇、蜂蜜、牛肉等產品銷路。今年10月,“跨村聯農”特色產業示范項目榮獲第二批區直機關“三下三幫”助力鄉村振興優秀項目。
在3年多的幫扶時間里,涇河社區發生了喜人的變化,大家工作越干越有勁;居民有了穩定增收的渠道,生活越過越幸福。工作隊的付出每一個人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雖然社會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但我們齊心協力謀發展,盡最大努力把社區和居民的事情辦好。”宋文亮說,鄉村幫扶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群眾的肯定讓他們的堅守有了意義,也讓每一批工作隊成員對干好后續工作充滿信心。(記者 任悅兒 記者 蘆淑穎)